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,了解更多家庭康复知识
全国服务热线: 18856084335
免费咨询

已有188人预约到店咨询

康复知识
新闻动态 news
联系我们 contact us
合肥星萌教育咨询有限公司
手机:
18856084335
联系:
董老师
地址:
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区花园大道和宁夏路交口安粮中心2号楼603室
康复知识
当前位置:首页>>康复知识
孩子容易大哭大叫?不是孩子“脾气暴”,而是你不知如何做
点击次数:309 更新时间:2019-10-18
 

公园里,一群孩子正在家长的陪伴下嬉闹着,几个孩子倚在一段阶梯上。突然,一个孩子生气的伸出手将前面的孩子猛推了下去,好在阶梯不高,可是被推倒的孩子还是擦伤了胳膊,小臂内侧轻微骨折。

 

后来妈妈,带着孩子亲自登门道歉,自那以后,孩子像是有意被疏远了一般。妈妈不理解,为什么孩子会出现这样的行为,她说孩子一直以来顶多只是脾气不好,也就是大叫大闹而已。

 

前不久,听了一场讲座,儿童“情绪行为问题的分析”,其中就讲到,有些孩子尤其是自闭症儿童,在思维、人际关系、语言沟通、智力等方面发展存在不足,这些都会直接或间接影响孩子情绪行为的正确表达。

 

对于患有自闭症儿童来说,其情绪行为大多表现为大声喊叫、哭叫、跳闹,甚至攻击自残等方面。长期以往,不仅影响家庭生活,还会危及孩子及他人的安全。

 

每个人都会有情绪波动,关键是如何表达情绪,只有当孩子处理失当时才会演变成情绪问题。

 

根据ABC行为分析方法,当孩子出现情绪问题行为时,我们首先要做的应该是观察这一问题行为,分析它的功能,然后教会孩子在情绪产生时如何恰当地表达和发泄。

 

引起情绪问题的原因有哪些呢?

 

1、引起关注功能

儿童为了得到大人的注意,又找不到正确的方式,容易出现情绪问题。

2、语言障碍

因为语言发育迟缓导致沟通障碍,情绪难以用语言的形式输出,这也是当下很多自闭症儿童的症状之一。

3、技能缺乏

因为发育迟缓,对于很多能力的习得比较缓慢,常常表现在运动协调、精细操作、认知等能力上的不足,由此导致孩子做任务时常常受到挫折,也会引发情绪问题。

4、“自我刺激”

研究显示,自闭症孩子中大脑中枢神经(前庭系统和周边神经)的感觉刺激调整功能受损,孩子时有通过动作寻求感知觉刺激,比如会出现自言自语,大声叫喊寻求听觉刺激。

5、逃避任务

孩子通过哭闹、撒泼、攻击行为来故意逃避当前环境,或达到一定目的的行为。

6、陌生环境刺激

很多自闭症儿童适应能力差,行为刻板、仪式化,研究表明,80%自闭症儿童抗拒周围环境的改变。

 

如何处理孩子的情绪问题?

 

导致孩子问题情绪行为的原因很多,在干预前,家长不能跟着一起生气,先观察再辅之以恰当的方法,谋定而后动。

 

1、肢体运动分散注意力

当孩子问题情绪行为发生时,让孩子立即双手放在头上,从头开始,到加肩膀,到腰部、到腿,每个部位停留1-30秒,如果孩子可以数数,可以让他自己数数来计算时间,可进一步分散注意力。

2、正确的忽视

孩子生气大哭大闹,打滚、打头,踹墙,如果家长每次都去哄安慰他,不仅不能防止下次发生,反而会加剧孩子下次的情绪问题。在不影响儿童安全的情况下,故意的不理睬(连眼神关注都不行),他的脾气反而会逐渐停止,可能会有短期情绪“突爆”,这说明孩子已经发泄到最后阶段了。

3、厌恶制约

对于有自伤,攻击行为的儿童,可是适时采用厌恶制约,情绪爆发时,采取言语斥责、限制行动等,让孩子将问题情绪与不愉快的体验结合起来,多次反复,加深不愉快体验与孩子问题情绪的关系。

4、及时奖励

孩子情绪爆发过程中若出现正当的情绪状态,如哭一会儿就不哭了或不在地上打滚了,可以提供奖励物质或满足他的一项要求如果孩子坚持原来无理要求,则只是呈现他想要的东西但给予,直至儿童完全符合要求为止。

5、场景回溯教育

为了巩固孩子的正确表达,当孩子情绪稳定后,可以带着孩子模拟当时场景,以培养适应力和自控力。比如重新回到场景时,可以先言语辅助:“可以随便拿别人的东西吗?”

6、延迟满足

等待和规则,这是孩子融入社会必须要掌握的技能,孩子的很多情绪往往是因为不能立刻满足引发的,而这些是可以从生活当中的习惯慢慢养成。

比如吃饭前先洗手,即使孩子很饿哭闹吃饭,也要先洗手才能吃,如果此时儿童闹情绪则不予理睬,更不能满足,直至他按指令去洗手。

 

7、预告法

很多孩子的适应力偏弱,尤其是进入一个新的环境会孩子的刺激比较大,容易产生逃离的情绪否则就会大哭大闹。

在进入新环境前可以先带孩子在周围熟悉环境,在情绪稳定后再由熟悉的人带领进入新环境,当孩子开始熟悉环境后,家长需要隐退出来,并告诉孩子自己会在另一个房间等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