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合肥星萌教育咨询有限公司
- 手机:
- 18856084335
- 联系:
- 董老师
- 地址:
- 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区花园大道和宁夏路交口安粮中心2号楼603室
语言是每个人走入社会大门的钥匙。
可是就有这样一群孩子来到这个世界时,好像上帝忘记了给他们这把钥匙。
很多“星宝”(孤独症孩子)就是当中一个。
面对迟迟没有语言的“星宝”,很多父母最初的想法是这样的:
“孩子就是没有沟通,跟他说再多也得不到回应”;
“如果孩子能叫声爸爸妈妈就好了,付出多少努力也是值得的”。
老话常说:越着急越慢。
今天,我们来看看,在“星宝”的语言干预路上,父母都容易踩哪几个坑呢。
01 “沟通意愿”是语言的发动机。
语言是日常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交流工具,能够很好的表达我们的意愿,同时了解到别人的意愿和需求。
但是,对于有交流障碍的自闭症孩子来说,语言却是他们最难掌握的一种工具。
怎样帮助自闭症孩子来掌握语言呢。
其中关键是要培养孩子与人交往的兴趣,也就是孩子的沟通意愿。
不管孩子用什么样的方式进行信息的传达,都要给予孩子相应的回应和答复。
我们目的只有一个,就是让孩子体会到与人交往是一件愉快的有意义的事情。
试想生活中,孩子将同一个问题重复了两次,三次,你是耐心继续和他说,还是用不耐烦的口气打断他。
02 认为语言训练和思维认知能力毫无关系。
面对自闭症孩子,我们需要知道,他们在交流的时候一开始并不会过多的考虑别人的感受。
他们不能理解别人是否爱听,反应如何,以至于自己想说什么就说什么。
也很难围绕着一个主题持续谈话。
而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,是儿童极端自我中心化的思维方式,而语言表达能力受思维发展水平的制约。
家长在对孩子进行语言交流的时候,一定要注意同时提高孩子的认知能力。
将语言训练和思维认知训练结合起来,在生活中,家长应该耐心的、多次的引导孩子对于周围世界的认知。
同时,培养自闭症孩子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,把握事物的内在逻辑关系,学会从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、解决问题,提高孩子的社会交往能力。
社交是丰富语言的助推剂,持续的社交习惯,从而进一步提高孩子的语言能力。
03 孩子不可缺少的“非语言表达”
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包括语言沟通和非语言沟通。
纯粹的文字沟通只占据很小的一部分,绝大多数是通过语气、语调和肢体动作(比如表情、眼神、手势和身体姿态等)传递和获得并理解信息的。
很多的语言本身比较好的自闭症孩子,他们也无法捕捉沟通中的非语言内容以调整自己的谈话内容。
因此,我们对孩子干预时要注重非语言能力的发展。
多与孩子使用眼神交流,适当时候用手势、表情来跟孩子沟通互动,孩子的沟通能力才会真正得到提升。
04 过度宠溺和照顾,遏止了孩子的“需求语言”
由于父母的过度照顾,自闭症儿童的很多需求在没有运用语言的情况下就获得了满足。
久而久之,这就会造成自闭症儿童失去了学习和使用语言的机会。
要走出这个误区,父母需要把表达沟通的需求还给自闭症孩子。
有些家长面对孩不正确的表达,依然给予给孩子所期待的反馈和回应。
孩子一哭就心软,“一哭就给,不给就闹”。
这种不正确的反馈,恰恰强化了他们不正确的非语言表达行为,助长了他们的自以为“正确”的信号。
要知道,每一个进步的孩子,背后都有一个忍痛前行的父母。
停止过度的关照和宠溺,让孩子用正确的语言交流方式提出自己的想法,促进他们正确使用语言的动机,坚持下去,才会有结果。